WU Banner from WebUnion Chinese Network
WebUnion Chinese Advertisement Network - Click Here to join

中文電影資料庫


片名 人名




[返回首頁]

[片名索引]

[電影論壇]

[意見建議]

趕輝矮壟謀 供



伯爵和他的基督山


小佳

  也許因為《舊約》中復仇形象的上帝比《新約》中教人愛自己敵人的基 督更為影響深遠,以復仇為題材的影片在美國影壇屢見不鮮。登山寶訓的聖 子雖然使賓虛“放下了手中的劍”,大仲馬卻以基督山命名他那位以復仇之 神自居的伯爵。以正義或自由或親情的名義,人們對傷害了自己或他認為傷 害了自己的人所做的種種行為在某種幻覺中顯得自然而崇高,這就是《沉睡者》 (編注:Sleepers)中的“伯爵”邁克每晚讀一段《基督山伯爵》并對自己重復那句“君子報仇, 十年不晚”的格言的原因。

  “沉睡者”是對在男童院呆過九月以上人的稱呼,也是每個人心中往昔 的象征。看完《睡眠者》的人也許覺得作為類型片它并不出眾。從廣博寬容 上說《肖申克的救贖》(編注:The Shawshank Redemption)遠勝于它,從激烈的沖突及尖銳的政治意義上說 《死亡與少女》更超出它百倍,這部講述四位好友因少年時失誤而被送住男童 院,在其中飽受摧殘,長大后復仇的故事奇怪地開展得拖滯不前。羅伯特﹒ 德尼羅、達斯汀﹒霍夫曼,賈森﹒帕特里克和布拉德﹒皮特都頗為韜光隱晦, 唯一顯得鋒芒畢露的凱文﹒培根飾演的角色則是變態的警官,五位金牌明星 出演一部平淡的影片,不由使人感到驚詫莫名。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不在于 對復仇的正義性或方式的闡述,情節+法庭的形式也不容許激越的情感沖突, 影片的無言體現于四位少年的行為中,他們的故事讓我回想起拉封丹關于蘆 葦和橡樹的那篇著名寓言,坦承自己既不強也不硬的“書虫”是四人中唯一 的幸存者,雖然無法擺脫當年的陰影但他努力忘卻,作為記者他在這場復仇 之戰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﹔策划整個計划的邁克作為副檢查官接下了朋友 的案子,進行一場目的不在于贏而在于輸的控訴,并擔當了為控方、辯方雙 方的工作。從小一直顯得強硬的邁克在打輸了這場萬無一失的官司之后放棄 律師行業,隱居于小鎮,但仍無法擺脫心魔纏繞。引起這場官局的湯和約翰 槍擊了他們的仇人,由于邁克的策划他們被無罪釋放,只是兩人都沒有活到 三十歲,影片的最后四人團聚一席,重溫當年組成樂隊的意愿,并以“伯爵 和他的基督山”命名這個從未真正成立的樂隊,唯一幸存的書虫結束影片時 說道,那時我們認為前面的道路是光明的,而我們可以一直攜手相伴。

  回顧全片才發覺,《睡眠者》是以一種近于編年史的節奏前進的,當四 人在“獄廚”的生活中各自成長時已注定了將來的道路。于是在好萊塢的一 部影片中我們罕見地發現了某種現實感與沉重感,罪人、罪行、反懲罰相對 不那么重要了,在一個瘋狂的地獄世界中每種勝利所帶來的結果是真實的無 奈。

  作為罪與罰象征的監獄,自來有著多重的形象。畢竟基督說過:不要判 斷他人。如果從這個角度看,監獄只是一種人為的法則。王爾德在他著名的 《雷丁監獄之歌》中說,監獄的牆是為了擋住基督的眼睛,以免他看到人類 對其兄弟的作為,從這一思路,《死囚漫步》(編注:Dead Man Walking)和《最后一舞》(編注:Last Dance)對罪不當刑及 死刑制度提出自己的見解,而在這兩部影片中主角至少是成人。也許真實的 現實永沒有完滿結局。


中文電影資料庫﹒作者保留所有版權
Copyright (C) 1996-98.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the author of Chinese Movie Database, and/or their respective own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