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出品
|
电影歌曲与代唱天后静婷
电影明星呀!一但过了自己当红的年代,就只注定了要被怀念,扭曲和遗忘。
静婷-有人称她为席静婷-但无论如何,这个名字从不曾出现在电影片头字幕,
也从来不属於电影海报的任何一角;或许,她只活在留声机里——从唱片到录音带,再到CD,百代唱片公司的「百代歌后」静婷几乎永远站在录音间和夜总会、演唱会现场,从五○年代到九○年代,我们不曾见过她出现在哪一格电影胶片里,或者是哪一期的《南国画报》、《国际电影》里。
一点不错,她从来就不是电影明星。静婷是当代许多电影名星的灵魂。
在「无歌不成片」的五○、六○年代,几乎每部电影都有她留下的痕迹,
几乎每一位当红女星轻启朱唇,引吭高歌时,都是静婷的声带在替她们震动。
从早年的于素秋、刘亮华、林翠、丁宁、锺情,到黄梅调时代的林黛、
乐蒂、方盈、丁红、李丽华,再到山歌对唱时期的李菁、杜娟、叶枫;
至於民初、时装影片中的时代曲,更少不了静婷、崔萍、蓓蕾,以及顾媚、
方逸华等人的嗓音。除了林黛、乐蒂、叶枫、李菁,包括凌波、秦萍、
李香君、张仲文、胡燕妮、郑佩佩、何莉莉等影星,都曾「受惠」於她
的歌喉,在银幕上表演了〈毋忘我〉、〈温柔乡〉、〈多情河〉、
〈青山对我笑〉、〈豆腐西施〉、〈昨天〉、〈寂寞〉、〈明日之歌〉、
〈痴痴地等〉、〈痴情泪〉、〈夜香港〉等等经典名曲,非但为这些
影片增色许多,甚至,静婷的歌声还赋予这些影片传世的价值及理由。
据载,静婷投身电影歌曲演唱是在1958年前後,在《黄花闺女》
一片为于素秋代唱插曲〈春五娘〉,又於《小野猫》一片为女主角丁
莹代唱〈摇船曲〉等,为李翰祥导演赏识,进而邀约她参加自由中国
地区第一部黄梅调电影《貂婵》的摄制工作,为女主角林黛代唱。
1963年邵氏和电懋的梁祝双胞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,邵氏抢先签下静
婷的合约,自此邵氏片厂每部影片几乎都少不了静婷的美嗓。甚至在
一些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,静婷的歌声也会突如其来地蹦出,与歌迷
影迷们相会-比方《血溅牡丹红》一片,歌舞女郎叶枫与蓝娣至大帅
府赴宴,当众表演了一首花鼓歌的歌曲戏弄大帅的就是静婷的歌声;
再比方《观世音》一片,由李丽华扮演的妙善公主为劝父王信佛行善
,偕同众位舞姬歌女於庆功宴上表演〈散花歌〉,也是静婷领唱;
1967年由凌波、关山主演的《烽火万里情》里,静婷优美的歌声也被
拿来当作过场蒙太奇的衬底音乐。
虽然影片中加入歌曲的作法,并不一定能提升影片的艺术成就,
或者完成其辅助叙事、交代剧情的作用,甚至绝大多数的影片因为演员
缺乏相当的表演水准,幕後唱得好幕前不一定能演得好;我们所见大
部份影片中的歌唱桥段,坦白说,失败的居多——无论是歌唱片、琼瑶片
还是黄梅调,真正唱做俱佳的片段实在屈指可数。可是,笔者相信,
这些独唱、对唱、甚至歌舞齐来的段落在中国影坛——特别是当年政治意
识型态严明的「自由中国影坛」(包含台湾及东亚各地的右派影业)具
有非凡的意义。它不仅满足了中国观众特有「听戏听歌」的观影文化;
亦有别於当时中国大陆运用丰富的音乐资源——山歌民谣、地方戏曲、
艺术歌曲——拍摄如《刘三姐》、《东方红》,甚至样板戏《白毛女》、
《红色娘子军》等影片的作法(关於这一点,由於笔者对於大陆歌唱片
尚在「启蒙」阶段,还望有相关研究的同好不吝指教),本文所言「大
抵来说」不脱脂粉气味的电影歌曲则更能反映南来影人企图重现上海时
代京华风云的大观色彩,也更能展现他们企图在香港建立好莱坞式梦工
厂的野心及艺术风格。
由这些载歌载舞的影片中脱颖而出,屹立数十年不坠声誉的,不是
陶秦、易文、井上梅次;也不是锺情丁宁、林黛乐蒂、李菁胡燕妮。
除开姚敏、陈蝶衣、周蓝萍、李隽青、王福龄、顾嘉辉等居功厥伟的词
曲作者之外,声誉最隆,却也最不为人知的,便是号称「百代歌后」
(百代唱片EMI)的静婷。
静婷这位「代唱女神」具有全然不同的多样面貌;难能可贵的是,
一部电影在拍摄之先,歌曲就先得在录音间里录好声带,再交付给演员
听熟、练习对嘴;身为「幕後代唱」,有时连剧本都没能看完全就要进
录音间了,静婷居然能在每一句歌词的每一个字里头灌注适切的情感与
戏剧张力,一部电影看下来,笔者时常发现自己已经不在乎电影演的是
什麽,更多的时候反而是在期待静婷嗓音为观影者送上一套细腻精致的
声音飨宴。
《桃花江》时期的歌唱片
静婷——除了一般时代歌曲之外,最先让影迷们认识的应该是她的
「民谣小调风貌」。在《桃花江》一炮而红,歌唱片一部接著一部,
每部都是「插曲十八支,支支动听」的风潮袭卷下,〈摇船曲〉、
〈多情河〉、〈豆腐西施〉、〈河上相思〉等歌曲也随之流传开来,
当红的姚莉、董佩佩、潘秀琼及男歌星杨光等都曾为此类影片发声。
不过,当时真正为影片代唱的艺人和灌唱片的歌星却不一定相同。
笔者早年一直以为电影《多情河》是逸敏、董佩佩等人配唱的,及至
看了电影,才认出静婷的歌声。
静婷演唱这类民谣小调歌曲时的嗓音娇俏动人,彷佛女主角的两条
大辫子甩啊甩地。姚莉彼时正逐渐转型成Patti Page的中低音域,韵味
十足;小周璇董佩佩的金嗓子恰在另一个极端,锋亮、清脆;静婷则正
好居中,浑圆而不嫌厚重,青春且兼顾细腻,为刘亮华、丁宁、林黛等
女星代唱村姑的角色恰如其份。可惜静婷此时期的录音流传得很少,
许多歌曲甚至没有灌成一般商业唱片发行,仅仅存在影片声带中;但更
可惜的,这些影片的艺术水准平均而言不甚高,娱乐效果就当时社会背
景而言应该不低,但是「老化」得很快。等到《龙翔凤舞》、《千娇百媚》、
《万紫千红》、《万花迎春》之类的大型歌舞综艺片出现;《江山美人》、
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等七彩炫烂黄梅调影片开拍;《山歌恋》、
《山歌姻缘》、《菁菁》之类的山歌影片上市之後,原本笼统塞进
「歌唱片」这种类型的各种表演型式便脱颖而出,「以歌代言」的歌唱
片及情境喜歌剧、後台歌喜剧便愈来愈少见。回头追究这些影片存在的
价值:「插曲十八支,支支动听」;似乎,这些影片就是当年的MTV吧。
静婷於此类影片的名曲代表作为〈摇船曲〉、〈龙凤姻缘〉、
〈豆腐西施〉、〈唱山歌〉(山歌短来山歌长呀...《豆腐西施》插曲,
女主角林翠曾亲自灌成唱片)、《翡翠湖》插曲〈小红娘〉、林黛主演
的侠情片《燕子盗》插曲〈待嫁女儿心〉,以及据称是《妙手回春》的
插曲,与江宏对唱的〈难开口〉(从广播电台听来的消息,不一定准确...)。
锺情五○年代晚期在邵氏拍摄的《给我一个吻》、在新华拍摄的《百花
公主》等片似乎也是静婷代唱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