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与祝愿
—为《露天》五周年而作
穆天 曦翰
五年,在清华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时光,它记载着一段生长,也标志着一份成熟。 对于露天社和它的这份《露天》报,这生长与成熟于今最大的意义, 恐怕就是面对将来的思索、选择与耕耘。我们清楚地记得五年前的春天那几个难忘的夜晚。 几个对电影评论有兴趣的朋友推举我们来办一份报纸。我们便是经此事相识而相知的。 出于对当时校园文化状况的共识,加之某种至今仍很难道明的冲动、默契和信任, 我们就在朋友们的热诚期望下,将办报作为一项使命共同应承下来了。之后, 就是邀请志同道合的同学加盟,就是组稿、写文章,熄灯后在烛光中的改稿、 编辑、校对……乐此不疲,“不知老之将至”。我们知道, 是一种强烈的人文追求和文化承担感在背后推动和支撑着我们。
从一开始,《露天》就是一份众人的事业,承担着大家的心愿与追求, 也凝聚着大家的辛苦与奉献。每一份《露天》报都是每一个报社成员共同理想与心血的结晶。 当然,《露天》能办起来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获得了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, 并得到大礼堂的热情协办。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张孝文教授还欣然为我们题写了报头。
我们这群人是朝着将《露天》办成一份文化性、思想性、综合性报纸的方向努力的。 鉴于电影在当今文化艺术中广泛的群众性和强大的感召力, 《露天》报对电影投注了特别的目光。我们是希图能藉报纸的一方天地,反映清华人对社会、 文化、艺术和自身状况的人文关怀,抒发清华人在校园文化诸多方面的创造力和表达力, 同时也希望能从中丰富和提升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。露天的事业在其组织中自然形成了一股风气, 使我们每一个为它工作的同学都受益良多,这就是它的“创造、勤勉、敬业、自然”的社风。 同学们都特别喜欢晋人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中的一段文字,觉得那就是露天社精神的写照: 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!
《露天》报是应该以它自己的独立文化品质,融入到清华整体、多样的文化氛围中去的, 并能很好地成为清华文化建设的一支力量和一块园地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 《露天》已经不仅仅属于露天社,它更属于全体清华同学。我们真诚地期望《露天》 在今天良好的办报条件和环境下,发挥出青年人旺盛的热情、丰富的情感和蓬勃的创造力, 为清华校园文化的建设,为提高清华同学的人文素质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。
我们想引用我们非常喜爱的诗人惠特曼的诗句,赠给今天在露天社辛勤工作的同学们, 并为《露天》的明天讴歌:
现在我看出了优秀人物的创造之神秘,
那就是在露天之中生长,并和大地一同食,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