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: Revisioning the Chinese Impression: The Scenic Writing of Li Hang Hsiang
注释:
-
林年同:〈中国电影的艺术形式与美学思想〉,《中国电影美学》,
台北:允晨文化,1991,页8-17。
林年同认为,一九四九年之後的中国电影,在民族艺术形式的传统
探索方面,有两个继承的源头:「一个是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继承,一
个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继承」。李氏初入行即开始於业界师法前辈;
制片人张善鲲、导演岳枫、陶秦、严俊,以及邵氏公司本身等,都与上
海时期的中国影业有密切关系,故云李氏继承此电影美学传统。李氏出
身北平国立艺专,对民俗艺术文学涉猎广博,与胡金铨等人於「中国古
典美学传统」浸淫之深,更为影坛同辈之佼佼者。
-
早期中国电影受限於设备及技术,故大量使用长时间的中远景镜头,
避免花俏破碎的镜头运动。在长时间的中景和远景镜头中,角色可被安
排在较周到的空间环境里,使人与人之间,人与环境之间,人与其他事
物之间能顺利联系结合。中景、远景又能将戏剧元素放入同一时空,
便於冲突集中,又便於冲突激化,由是,「相连」与「相对」的组构意
义遂成为古典中国电影的美学基础。而由镜头运动、场面调度的风格归
纳成的「单镜头美学」则成为辨认古典中国电影最重要的美学指标。李
氏作品既存在长镜头,亦常使用中远景镜头,但他却更进一步运用推轨、
升降镜头使原本定静的长镜头不断游移,不断介绍一个又一个的中远景
,一组又一组的蒙太奇,突破了早期影片的舞台式幻象,赋予作品丰富
的电影感。
-
语出台湾影人但汉章的李氏专访。但汉章於一九七○年前後专访当时
台湾公认的四位导演,即当时正合作摄制《喜怒哀乐》的白景瑞、胡金
铨、李行、李翰祥(Li Hang Hsiang);访谈载於〈等待大师〉一文,
收入《作家电影面面观》书中。
-
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,一九六三年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出品,由李
翰祥任总导演,胡金铨任分组导演(未挂名),宋存寿、高立、朱牧等
人分任编剧、助导。影片脱胎自民间传奇及大陆一九五三年摄制的越剧
电影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;本片当时於台湾地区创下空前的卖座纪录,
轰动盛况令媒体戏称台北为「狂人城」。「十八相送」为梁祝故事中相
当重要的一段长戏:祝离校返乡时,梁送祝下山十八里路,祝频频藉景
暗示自身情意,梁却未察。李氏於片中安排十三个以上的场景刻画梁祝
一行沿途对景吟诗之雅趣,为人所熟知者包括〈樵夫为谁忙〉、
〈鸳鸯戏水〉、〈独木桥〉、〈呆头鹅〉、〈拜观音〉、〈大笨牛〉、
〈长亭送别〉等。
-
中国园林艺术最重要的美学技巧,借取园外之景,以陪衬、扩大、丰
富园内景致,使园内园外景色联成一体之造园手法。
-
「窗漏格」指导演运用窗框、栏杆等遮避物置於前景,使画面结构因
此被裁切成许多单元,搭配所谓「单镜头——蒙太奇」的美学手法,剧中
人物、情境之张力透过这种构图完成铺陈与叙事。因此类景观为中国特
有建□设计,「窗漏格」的构图因此於中国电影以外的作品中并不常见。
-
「戏曲电影」多以纪录一出完整戏曲剧目,或者著名演员的表演片断
为主要目的,只在原剧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电影化处理,重在纪录。在美
工及其他艺术层次的处理则尽量保持原剧的风格与特点,以满足观众对
传统戏曲的欣赏习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