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翰祥的造景造境(Scenic Writing)美學手法(六) | 中文電影資料庫
Chinese Movie Database 
最新出品


 
電影專題 :: 陳煒智電影觀感 :: 李翰祥的造景造境美學手法

Army of Two
PlayStation3 沒有區碼保護
加入關系網
擴展關系,免費加入
SensAsian 感性
中日韩馬來印度音樂電影

李翰祥的造景造境美學手法

陳煒智 (Edwin W. Chen)
Edwin@dianying.com

六﹑從浮面形象到深層印象

  對西方電影學者而言,「中國式電影美學」向來等同於「畫面留白」、 「長鏡頭的運用與儒道思想的探索」或「文人畫式的構圖」之類的課題 。事實上,在這些浮面的「中國形象」底下,深厚飽滿的美學傳統與哲 學思想在三○、四○年代及五○、六○年代的諸多電影創作中俯拾皆是 (林年同,1991)。無奈肇因於歷史、政治變故,以及文化上的巨大差 異,它們在世界電影發展歷程上遲遲未能得到應有的總結和重視。以李 氏作品為例,他的世界是複雜、世故、受中國人文素養陶冶極深的, 因為融貫了太多的時代背景、藝術型式和商業機巧,作品呈現出的純粹 度不高,相對的,在中國古典文化影響範圍以外的地方,影片接受度也 不高。儘管如此,李氏自「大觀」概念(Concept)衍生出的表現手法, 卻能輕易地將影片基本的娛樂價值、感官刺激經營得熱鬧非凡。而隱藏 其中的繁複古典意象,則把單純「映象效果」的訴求擴張成為接續歷史 文化的一脈傳承。

  由古典中國的「浮面形象」一直貫穿到「深層印象」,李翰祥以畫 師、詩人、說書匠、蒐藏家的手法與氣魄,建構了一個源自於中國傳統 文化的大觀世界。在此過程中,他經營出有機自足,且飽含人文色彩的 視覺景觀,儘管缺乏重要國際影展及電影學者背書,但檢視李氏每部作 品的不同成果,李翰祥自造景工作起便著手經營一個古典中國文化環境 。並且將劇中人放置其中,讓他們的舉措行止與環境融為一體,進而堆 砌細節,使劇中人立體突出於時代背景之上;造景寫人、敘事抒情的工 作經由李氏以幾種取向相異,卻彼此交通的美學手段融冶一爐,打造成 為最富「古典中國印象」的作品,洋溢著飽和的中國人文色彩。細觀李 氏作品裡的中國人文社會片段,我們獲得一個完整的中國印象-不只是 李氏個人夢中印象,而是有憑有據,足以放入中國文化發展長流,與文學、 美術、戲劇等藝術表現型式一同擔負承先啟後責任的文化標記。

  李氏自港抵台創立片廠之初即曾發下豪語,希望確實拍些屬於「他 們那一代中國人的電影」,而單就「造景造境」的層面觀之,李翰祥的 成就無寧是成功,且足以傳代不朽的。

  注釋參考影片及書目

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友情鏈接 英華園 英語論壇 桃花坞 Play With Words 廣告鏈接 租碟指南 加入關繫網 YesAsia Play-Asia SensAsian
資料庫統計 | 網站更新 | 電影網誌 | 關於本站 | 私隱條款
中文電影資料庫‧作者保留所有版權
Copyright (C) 1996-2008. All rights reserved by the Chinese Movie Database, and/or their respective own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