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名 密碼
忘了密碼 會員註冊
Chinese Movie Database 
最新出品


 
電影專題 :: 陳煒智電影觀感 :: 李翰祥的造景造境美學手法

Army of Two
PlayStation3 沒有區碼保護
加入關系網
擴展關系,免費加入
SensAsian 感性
中日韩馬來印度音樂電影
Title: Revisioning the Chinese Impression: The Scenic Writing of Li Hang Hsiang

踏涉光影的巍峨園林
—李翰祥的造景造境(Scenic Writing)美學手法

陳煒智 (Edwin W. Chen)
Edwin@dianying.com

一﹑總論

  李翰祥(1926-1996),港台五○、六○年代最重要的電影導演, 七○年代初期曾被台灣影人但漢章列為「等待大師」級的創作者。李 氏繼承中國電影民族藝術形式中的二大精神-「古典美學傳統」以及 「電影美學傳統」(注釋1),作品呈現出的豐沛「中國感」使其成為 一九四九年政局變動後,延續中國電影創作意識與創作正統的重要指標。

  中國電影美學傳統建立於三○年代的上海。當時的電影創作者吸收 外來電影思想,獨立發展出適合國人欣賞習慣、思考方式的表現手法 (香港學者林年同稱之為「單鏡頭-蒙太奇美學」電影美學傳統)(注 釋2),整個美學傳統延續至五○、六○年代,締造了中國電影史上另 一個黃金時期。在這種製片環境裡,李翰祥以好萊塢式的片廠制度將上 海時代製片手法精緻化,並利用源自中國古典美學的表現方式,以考究 的服裝布景、鏡位安排具體經營出一個金碧輝煌的幻想中國,呈現出豐 富自足,充滿「詩情」、「畫意」的「大觀世界」。

  本文主要關注焦點在解析李翰祥「造景造境」的表現手法。李氏兩 大創作源頭-古典美學、電影傳統的重要交集在於創作者對於中國古典 文學、美術作品的聯想與應用。筆者以此為核心,由宏觀的角度探究李 氏作品集體呈現出的古典中國大觀,並詳細分析李翰祥以片廠內搭景醞 釀作品中「古典氣韻」的美學技巧,以及李氏連結角色與事件之情境經 營,深究李氏營造出古典中國之外在形象、深層印象。

  二﹑豐富自足的大觀景象(Grand Spectacle)

  三﹑畫韻的布局、詩情的聯想

  四﹑電影語言與說唱曲藝式的細節描寫

  五﹑濃厚的人文色彩

  六﹑從浮面形象到深層印象

  注釋參考影片及書目

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購買
| 資料


友情鏈接 英華園 英語論壇 桃花坞 Play With Words 廣告鏈接 租碟指南 YesAsia Play-Asia
資料庫統計 | 網站更新 | 電影網誌 | 關於本站 | 私隱條款
中文電影資料庫‧作者保留所有版權
Copyright (C) 1996-2014. All rights reserved by the Chinese Movie Database, and/or their respective owners.
Web Analytics